Trade Insight Biweekly 經貿透視雙周刊 (Digital)

Trade Insight Biweekly 經貿透視雙周刊 (Digital)

1 Issue, No.590_Apr-06-22

上智食品 結合傳統與創新揚威國際

上智食品創辦人吳金智堅持傳統製程及獨特的日曬方式生產,二代吳光林承接傳統注入新觀念,擦亮上智品牌,不僅是臺南關廟麵的翹楚,也是臺灣百億乾拌麵市場的關鍵推手,更成功讓關廟麵揚威國際。
上智食品 結合傳統與創新揚威國際
關廟又被稱為「鳳梨之鄉」,特產有竹筍、煎粿仔等,但還有一項特產,就是手工關廟麵。走進臺南關廟,隨處可見高掛關廟麵招牌店家,小村子巷弄裡製麵廠近50多家,聲名遠揚。關廟麵發展至今近百年歷史,臺灣製麵的廠商這麼多,大家可能都很好奇,為什麼關廟麵比其他地方的有名?臺南關廟麵向來是國內白麵最大市場,早期關廟麵通稱為「大麵」、「柳仔麵」,之後因為關廟麵產業聚落形成,後期口耳相傳才稱為「關廟麵」。由於傳統的製程及獨特的太陽日曬方式,讓麵條變得更香Q可口,久煮不爛、久吃不膩,而一般麵條在烹煮時,需隨時注意火候,稍一過久麵就糊了。也因為關廟麵的這項特色,讓它在眾多麵條中凸顯而出;而上智食品,正是臺南關廟區極具有指標性、已傳承至二代的關廟麵公司。 不賣鳳梨改賣麵 外銷二十多國 上智食品的關廟麵由協理吳光林的父親吳金智創辦。吳光林表示,早期吳家與其他關廟人一樣,販賣鳳梨自產自銷;父親年輕時跟著爺爺在成功市場(現在的臺南市鴨母寮菜市場)販賣鳳梨,但晚期臺灣其他城市,如高雄及屏東鳳梨也逐漸進入市場,關廟鳳梨不再是顧客唯一的選擇,因此吳金智在25歲時(大約1996年)決定跳離鳳梨產業,開始製作販賣關廟特產—關廟麵;當時已經有人在自產自銷,但還未打開知名度。創辦人吳金智在創建上智食品時,就立志將關廟麵推廣到臺灣其他城市,甚至是外銷;憑著一股衝勁買了製麵機器,誤打誤撞開始製作關廟麵。 為了更規模化的推廣,紙箱包裝產品是必備的,也是規格化的指標,甚至更方便運送到其他地方,於是上智食品成為全臺最早以紙箱包裝的關廟麵公司。吳光林笑著說:「我可以很有自信地說,上智食品幾乎帶動整個關廟麵的後期發展。」吳金智在思考品牌名稱的時候,想法很單純,將自己的初衷—想做最好的麵(臺音:上好的麵)與自己名字中的「智」結合,將公司名取為「上智」。如今,上智食品是臺灣百億乾拌麵市場的關鍵推手之一,也是臺灣前三大麵廠,每天產量超過10公噸,年營收成長2 成,更外銷到二十多個國家。 二代傳承 承接傳統注入新觀念 吳光林目前是上智食品的負責人,也是創辦人的兒子,從小就在麵廠裡幫忙,特別了解關廟麵的作法及特色。就讀大學時期,公司剛好設立新廠,是最缺人、最忙碌的時候,吳光林義無反顧地選擇回來幫忙;在這段過程中,讓他最慶幸的是找到對於傳統產業的熱誠與堅持,也在其中得到許多肯定及成就感。對於歸屬於農特產品的關廟麵銷售模式,吳光林也一直在尋求突破,除了導入年輕世代的思維外,工作之餘也研讀臺南大學EMBA,學習更多元的經營管理資訊及模式。兩代交接時,難免會有一些思想上的摩擦;父親在公司營運上採取相對保守的態度,對於吳光林提出的新觀念或想法較抗拒,兩代在觀念上的衝突一定會有,但幸好彼此溝通後仍互相包容。為了讓父親能理解新想法,吳光林會利用「舉例」的方式,讓父親融會貫通,了解現在新的觀念或想法。但不管是溝通上的衝突或是不合,兩代的目的都是一樣的,就是為了讓公司更好,讓上智食品發揚光大。 雖然製作關廟麵的門檻並不高, 但尋求品質穩定且健康的麵條,是上智公司二十多年來的堅持。 秉持品質穩定第一 擦亮上智品牌 上智食品目前主要販售純關廟麵(白麵)、蔬菜麵、養生系列麵條等,也協助其他公司OEM及ODM。從過去至今曾為上百家的乾拌麵品牌代工生產麵體,目前與三十多家穩定合作,同時也是時下流行乾拌麵品牌指定合作的麵廠。上智食品秉持著產品品質穩定第一的理念,不斷精進製程、開發新口味及加強品牌形象。對於未來規劃,吳光林表示,中短期目標是讓上智與關廟麵畫上等號,想到關廟麵,馬上就會想到上智食品;長期目標為讓公司不只有目前這些麵類品項,期朝更多元化發展出不同種類的麵條,因應市場趨勢變化,增加客製化需求。 公司目前穩定成長,有ISO22000及HACCP認證,在大型通路如家樂福、愛買、7-11等都可買到上智相關產品,主力外銷到美國、加拿大、澳洲、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其次外銷至香港、中國大陸、日本、菲律賓、智利、瑞士、英國等市場。上智在海外的主要客群以華人居多,為了可以讓更多離鄉背景的旅外華人回味享受家鄉麵條,上智食品特別請外貿協會協助申請清真認證,目前已取得MUI清真認證。雖然如此,吳光林仍認為公司依然存在著挑戰,因為與員工的溝通以及教育訓練上的提升都是需要持續努力的方向,例如:員工專業知識的提升、公司內每一個工作的SOP規劃都很重要,這些都足以讓上智成為一個有制度、有規劃的公司。在企業經營上,掌握成功的契機就是管理階層與員工對企業發展的目標有共識,公司才能進步,也能更快速推動新計畫。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很幸運沒有讓上智食品遭遇困難,相反地,因疫情民眾居家辦公,只能在家不敢外出用餐,反而讓麵條需求量增多、供不應求,公司甚至還需輪班才能勉強將廠商需要的量趕出來。疫情打亂生產節奏,人力調配比較困難,吳光林因應政策是增加彈性人力,如聘請工讀生或派遣人力。目前也規劃計畫性生產訂單,因應訂單量做人力調配,避免斷單期人力過剩,或是爆單期人力缺乏的狀況發生。 雖然製作關廟麵的門檻並不高,但尋求品質穩定且健康的麵條,是上智公司二十多年來一直的堅持;先將麵條品質嚴格把關,再與新觀念、新口味做結合,讓更多人以不同方式了解關廟麵及上智食品,也希望用不同方式,將臺灣食品推往國際市場。…
You're reading a preview of
Trade Insight Biweekly 經貿透視雙周刊 (Digital) - 1 Issue, No.590_Apr-06-22

DiscountMags is a licensed distributor (not a publisher) of the above content and Publication through Zinio LLC. Accordingly, we have no editorial control over the Publications. Any opinions, advice, statements, services, offers or other information or content expressed or made available by third parties, including those made in Publications offered on our website, are those of the respective author(s) or publisher(s) and not of DiscountMags. DiscountMags does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completeness, truthfulness, or usefulness of all or any portion of any publication or any services or offers made by third parties, nor will we be liabl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caused by your reliance on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any Publication, or your use of services offered, or your acceptance of any offers made through the Service or the Publications. For content removal requests, please contact Zinio.

© 1999 – 2025 DiscountMag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