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讓你列出可可製品,除了巧克力還有什麼其他的可能性?牛角灣巧克力咖啡農園是Tree to Bar 的代表之一,店裡不只販售巧克力,還將可可粉混入麵粉,變成獨樹一幟的可可麵,甚至結合咖哩,燉煮出更為濃郁的可可咖哩。林后可可園則是跳脫「可以吃」的產品,運用可可脂、可可殼萃取物製成潔顏品、保養品及唇膏等,在屏東可可產業走出不一樣的路。
自然農法耕作 健康土地長出好可可
牛角灣咖啡廳的落地玻璃外,有幾棵長得高大的可可樹,上頭結實纍纍。牛角灣巧克力咖啡農園主人賴錫賢說明,這些是他第一批種的可可樹。賴錫賢是屏東內埔很早期投入種可可的農民之一。
有很長的一段時間農民只是賴錫賢其中一個身分,他的主業是在屏東的醫院擔任行政職。不過賴錫賢從小跟著父親種鳳梨,因此對耕作很有經驗與熱情。不只擅長栽種鳳梨,早在20 年前他已跨足種植咖啡,因此當有「屏東巧克力拓荒者」之稱的農民邱銘松詢問種可可的意願時,賴錫賢便決定試試看。
但是可可該怎麼照料,卻不在賴錫賢長年的經驗裡。果樹株距、矮化栽培、水分及養分都是一步步摸索, 現在賴錫賢種植的可可面積達到6 甲2,且完全採行自然農法,其中部分農地已獲得有機認證。
說起照顧可可樹,賴錫賢比喻, 「可可樹就像是懷孕的女子,土地就像家庭,先把土地照顧好,果樹就會長出好的果實,生出健康的孩子。」賴錫賢照顧土地的方式,利用挖孔機向下鑽50 公分,20 至30 公分深的部分放置生物炭,之後再疊上有機肥,最上面一層則是草木灰或蚯蚓糞便。
這樣的配置是因為在犁田的過程土壤中的碳會流失,因此使用生物炭把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帶回泥土。由於生物炭空隙較大、含水分較多,土壤中的一些菌種會聚集,上頭厚厚的有機肥就是這些菌種的養分。草木灰則是可以預防夏季午後雷陣雨造成的鉀肥流失。
由於起步的時間早,現在賴錫賢的可可樹齡約落在7 至18 年,因此全年有果可收,足以供應自家產品線。不過,明明最年長的可可樹也有18 歲了,為什麼咖啡廳才開了8 年呢?
摸索巧克力製程 開咖啡廳行銷產品
賴錫賢的妻子徐嘉蕙解釋,有10 年的時間都是在摸索階段。徐嘉蕙口中的摸索,不光是種植,還有發酵、製作等階段。巧克力產品的製作,有廚藝教室可以學習,可是可可生豆的發酵處理,卻不知道該問誰。
生豆的發酵處理必須不斷地嘗試, 當時還在醫院工作的賴錫賢忙不過來,跟邀請他種可可的邱銘松說, 「車庫沒鎖,要多少可可果自己拿回去試。」回憶起研究發酵的階段,賴錫賢忍不住喊「讓我重選我才不碰可可」。嘴上說歸說,其實賴錫賢一路的堅持,早已證明對可可無法割捨的感情。
賴錫賢從中摸索出一套自己的發酵心得,且有能力從栽種、發酵、製作一條龍作業,成為屏東可可產業Tree to Bar 典型業者之一。
終於做出好的巧克力產品,賴錫賢決定結合自家咖啡開設一間咖啡廳行銷。現在的牛角灣咖啡廳就是以前賴錫賢停放載鳳梨用小貨車的車庫。決定要開設咖啡廳的時候,朋友們多不看好,認為該地點不是觀光景點,根本不會有客人上門。不過賴錫賢在徐嘉蕙的支持下,2 人攜手經營牛角灣咖啡廳,如今已走過8 個年頭。
可可膏中富含大量可可脂,除了為巧克力帶來滑順口感,更是美容保養的有效成分。 站在玻璃櫃前,徐嘉蕙介紹店內銷售前三名產品:75%手作生巧克力、100%巧克力塊、75%後灣晶鹽巧克力Bar。100%巧克力塊雖然完全不加糖,嘗起來有些酸苦的味道,卻是養生族的首選。這正符合賴錫賢追求健康的產品理念,在牛角灣的產品中,75%巧克力已經是最低限度,因為這代表巧克力中加了25%的糖。
可可麵可可咖哩 別於巧克力新選擇
「屏東的天氣適合種可可卻不適合巧克力」賴錫賢說。可可脂在28 度就會開始融化,為了更便利民眾把屏東可可帶走,賴錫賢開始嘗試製作巧克力以外的產品,放在玻璃櫃上的可可麵就是其中一例。
巧克力色澤的可可麵到底是甜的還是鹹的呢?可可麵是在一般的製麵過程添加可可粉,而純可可粉是無糖的,因此牛角灣販售的可可麵有著淡淡的可可香氣,與將一塊巧可力放進嘴裡的醇厚口感完全不同。
徐嘉蕙很坦白地說,可可麵目前在消費者的回饋中是一款「評價兩極」的商品,有人希望多加一點可可粉,香氣才會更凸顯。但目前的滋味,已經是賴錫賢與徐嘉蕙覺得最合適的比例。徐嘉蕙說,因為可可粉無糖,如果過度添加,麵條會是苦的。
可可麵的製麵工廠是賴錫賢自己四處訪廠找來的,他當時唯一的要求是不能添加防腐劑,因此業者選擇加鹽防腐。經過幾次嘗試,製麵廠找到了令人滿意的可可粉與麵粉的調配比例,但卻出現可可麵放10 個月後發霉的狀況。製麵工廠再次調整水份比例,才有了現在在架上販售的可可麵。
在牛角灣咖啡廳裡,除了可以吃上一碗可可麵,可可咖哩也是個好選擇。徐嘉蕙過去曾在國外品嘗過可可咖哩,因此她把這道料理帶進自己咖啡廳裡。她說,可可咖哩雖然加了可可塊、可可粉,但可可只是配角,所以吃起來不會像是吃巧克力,而是會吃到更為濃郁的咖哩。
說起未來相關產品的開發,賴錫賢先是拿出巧克力米果薄餅,這是他原本打算販售的產品,因為代工業者產能問題暫且擱置。他表示,產品本來就必須不斷推陳出新,因此開發的腳步不會停歇。
雖然重視健康元素,過去「健康但不好吃」的產品開發經驗,也讓賴錫賢稍微妥協,認為能被消費者接受、喜愛的產品,才能讓更多人接觸、消費可可,也才能推廣屏東可可產業。
一條龍的作業模式,的確讓牛角灣的產線、產能無法大幅度擴張,但賴錫賢目前未有捨棄其中一環的規劃, 尤其土地的養護更被他視為是一切的基礎。他對合作仍保有彈性,不排斥只專注生產製作不過問管理的模式。對於牛角灣的未來,賴錫賢豁達地說,「慢慢做,對得起良知就好。如果機會來了,就是你的。」
不做巧克力 可可脂打造美妝保養品
把乾豆磨成可可膏,是製作巧克力產品的初始。可可膏中富含大量可可脂除了為巧克力帶來滑順口感,更是美容保養的有效成分。經過數次沉澱過濾最後取得的白色可可脂是牛角灣產品中的一項,但對林后可可園來說,可可脂是產品的主力成分,因為林后做的是富含可可脂的保養品、美妝品。
初次見到林后可可園負責人洪誼靜,很難不把目光鎖定在她的水潤粉嫩的唇色。她擦的是自家人氣熱銷商品可可變色潤唇膏,當中可可脂含量高達18%,有好氣色的同時又滋潤唇部。洪誼靜說,「很多消費者用過之後都回頭包色,還一直敲碗要我們出新色。」
洪誼靜一頭栽進可可美妝保養品, 要回到6 年前。她在身體出狀況後, 選擇回到屏東家鄉,朋友力邀她到可可果園曬太陽、親近土地調養身體, 並與她分享許多農業故事和產業觀察。朋友告訴洪誼靜,農業要外銷才能有更廣闊的市場,希望她發揮外貿專業,協助屏東可可走向國際。
於是,洪誼靜與可可果園主人陳丁瑞共同成立林后可可,她認為「輕薄短小」的產品最適合外銷,因此選擇美妝保養品。由於非生技背景,洪誼靜首先找美和科技大學產學合作, 掌握可可有效成分添加到保養品的技術,再請代工廠生產。最初生產的產品包含乳液、護唇膏及手足霜等。
回憶起第一批產品,洪誼靜說,當時沒有什麼包裝,定價只想到自己的利潤,忘了把通路考慮進去。學了一課之後,洪誼靜重新思考產品特性、價格、包裝。她觀察到Clean Beauty 的趨勢,於是大膽拉高可可脂在產品中的比例。例如,高居暢銷排行第二位可可橙花修護霜,可可脂比例高達25%。同時,修護霜的橙花香氣來自精油,且不添加防腐劑。
洪誼靜開出更高可可脂的配方要求,又拒絕有違自然純淨訴求的添加物,增加製程的困難度。曾有代工廠認為她的做法不符成本,但洪誼靜拒絕妥協。現在跟林后保有合作關係的臺灣代工廠,對她Clean Beauty 的訴求都很認同,也積極地與她討論配方、包裝的調整和設計。
品牌逐漸獲認同 新品開發不停歇
目前林后可可的產品,主要分成二大類。一是添加可可脂的修護霜、變色潤唇膏、護手霜,另外是添加可可萃取液的潔顏慕斯、面膜。可可脂因為滋潤度高,可有效修復乾燥肌膚;來自可可殼的萃取液則有曬後修復、撫平細紋等功效。
說起銷售排行榜,變色潤唇膏從推出以來,一直是銷售排行第一位, 緊接在後的是可可橙花修護霜和可可淨白黑金面膜。洪誼靜分析,在一些推廣現場,民眾比較方便試用唇膏, 一擦上去不但氣色變好,又能立即感受到潤澤度,自然消費意願拉高。反觀修護霜、面膜的效果則需要一點時間,使用者才有感。
關於新品的推出,洪誼靜表示,變色潤唇膏的新色絕對可以期待,不少消費者早就把目前的5 色都買齊了。潤色防曬產品也在消費者不斷的催促下,將成為下一波的新品。礙於企業規模,林后新品的速度雖趕不上國際美妝保養品牌,但洪誼靜仍訂下每年出新品、調整既有品項及每3 年更新包裝的目標。
在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爆發前,洪誼靜已經看到品牌向上成長的態勢, 讓她覺得這幾年的努力、堅持終於開花結果。她說,消費者對於新進的美妝保養品牌通常趨於保留,或少量嘗試。林后持續透過社群平臺、展會推廣品牌,加上消費者回購,慢慢累積了一批粉絲。
儘管疫情拖慢業績成長,洪誼靜仍對疫後消費抱持信心。她規劃國內市場除了維持既有推廣管道,也將嘗試與網紅合作拍攝影片。除了線上銷售,位於屏東潮州的泗林衛生室也可見林后的產品。
不過泗林衛生室不單純只是一個展售空間而已。泗林衛生室原是閒置20 年的老舊衛生室,由洪誼靜與農友共同成立的屏東縣植萃文化發展協會,結合在地青年,重新活化再利用,成為推廣可可產業的在地據點, 也是新興網美打卡熱點。
洪誼靜說,「身體問題改變了我的價值觀,現在告訴我可以賺大錢的機會,我沒有太大的動力。但如果是對產業、土地、社區有幫助的事,我願意做,覺得比較有價值。」
國際獎牌加持 出口海外路寬廣
不光是致力提升品牌知名度、促進展業發展,洪誼靜沒有忘記要把臺灣可可帶向國際的初衷。林后產品的核心成分可可脂,2020 年獲得ICA 世界巧克力大賽亞太區競賽銀牌獎;產品也透過電商平臺Qoo10、亞馬遜外銷至日本、美國市場。
在外銷的過程,洪誼靜又遇到了挑戰。林后產品可可脂含量高,而可可脂有遇熱融化遇冷變硬的特質,加上外銷物流具有不確定性,導致產品最終到消費者手中的穩定性不佳,曾有被海外消費者退貨的經驗。為了改善這個狀況,洪誼靜暫時將產品下架, 從減少產品與空氣接觸面積以及適合不同季節的配方著手優化。
相關調整計畫還須經過測試,至少需半年的時間才能完成。同一時間, 洪誼靜再次思索拓銷方式。考量產品富含可可脂,寒冷、乾燥地區仍是目標市場;針對美、日市場,林后商品將重回電商平臺,以接觸到廣大陌生的潛在顧客群。
至於尚未開拓的歐洲市場,她打算等疫情更為穩定後,參與外貿協會海外拓銷團。
創立林后的時候,洪誼靜被形容「太大膽」,其實她只是勇往直前。不論是產品研發、拓銷規劃, 社區營造,洪誼靜心中都有藍圖,將繼續訴說屏東可可的故事。…
You're reading a preview of
Trade Insight Biweekly 經貿透視雙周刊 (Digital) - 1 Issue, No.590_Apr-06-22